23 / 11 / 17
数年前,我喜欢的一位作家在博文中说了一句,人生就像茶几上的杯子,你说它是杯具(悲剧)它就是杯具,你说它是洗具(喜剧)它就是洗具。那位作家被人称为后妈,她的故事里主人公们结局永远是失去了爱情。当年赚了无数的眼泪。当然,也包括我的。她的某部小说最后一章,主人公坐在飞机上,想起了多年前赤名莉香一个人乘车离开爱塬。书里,主人公哭得肝肠寸断。书外,一群读者泪如泉涌。一边哭,一边勾起了新愁旧恨——热烈的赤名莉香和含糊的永尾完治。
说起来,真是很多年前了。曾经令我感动的故事,重读,再也不会流泪了。
前天,眼睛里进了一粒砂子,揉了几下,也不知有没有弄出来。昨天,突然觉得眼皮底下有异物,很不舒服。我到附近的药店买了瓶眼药水,药剂师说用眼药水清洗,异物或者能出来。到了医院,也是用盐水清洗。回到家,滴了很多眼药水,总觉得那粒砂子没弄出来。求教万能的百度,这一回百度还真靠谱了,提供了四种方法。用眼药水是第一种方法。第二种方法是用一大盆水,把眼睛浸在里面。所有的方法,主题是让你流眼泪,顺带把异物送出来。我又弄了一大盆盐水,似乎仍然没起作用。
然后,想到关键词不是大量眼泪吗?好,先看微信点赞过的视频。看了一会,我觉得自己都要笑出腹肌了,眼泪却是一滴没有,那粒砂子仍在眼睛里。此路不通,又想起了以前赚了我无数眼泪的小说。立刻翻出来,可惜那些让我流泪的片段已然魅力不再。
彻底放弃了用大量眼泪冲出异物的想法。
改用度娘推荐的第三种方法,把眼皮翻出来,用棉棒把砂子抹下来。几番努力,终于掀起了眼皮,赫然发现里面长了一粒霰粒肿。根本不是砂子。得,前面的功夫白费了。
下楼到药店买金霉素眼膏,价格竟然是9块8。我吃了一惊,而且,钱没带够。是的,在这个人人刷手机甚至刷脸的年代,坚持用现金是我最后的倔强。
心想着既然是霰粒肿,一时半会它也不会消失。认命了,也就不那么难受了。然后,在微信里看到六神磊磊的新文章《原来那时就是最好的年代》。妹妹对六神的爱称是磊神。看完后,不得不承认磊磊神得实至名归。说起来,磊神比我还要小几岁。磊神所说的年代我也经历过。那时,金霉素眼膏一块五两支。那时,度娘还正而八经叫做百度。它还没有一统江湖。说起来,它的竞争对手还在世的时候,百度的搜索质量还是不错的。也是妹妹告诉我,内事不决用百度,外事不决用XX。XX是什么?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。后来,百度的搜索结果时常出现这么一句提示:XXXX因涉及敏感词而……。这条提示曾被人侧目。再后来,这条提示倒是没有了,可是人们又觉得还不如有提示呢。
何时起百度成了度娘,我不知道。曾经,那些赚过我眼泪的作家们,有些不再写作了。硕果仅存的几位中,有一位最近推出了一部新的连载。这位作家熟悉宋代的历史、器物、美食、风土人情。这部小说又是以美食为主题,看得我时常流口水。今天,这个故事到了大结局。看着结尾,想起了十年前追她另一部小说时的情形,有点感慨,便留了一条言:多年前读米兰的《孤城闭》,读者中也有熟悉宋史的。还记得素履无咎在序中写道:采采流水蓬蓬远春。时间过得真快……
结果,这条评论竟然发不出来,说是有敏感词。
百思不得其解。莫非昨天眼睛洗得还不够干净么?我横看竖看,没找到所谓的敏感词。
突然想起了那条戏语,吃泡面时不加汤料包,任由眼泪流淌,补充恰当的盐分,可以抹平思考现在是不是过去想要的未来这个问题时的忧伤。以我的经验,这个问题,吃泡面时或许可以想想,但是眼中有砂子时不要指望它。那是个让你欲哭无泪的问题。
采采流水,蓬蓬远春。时间过得真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