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 / 11 / 17
最近想起几本书,纸书都没有卖了,同时我也懒,只好在网上找。然后发现连载的网站只有网页版,没有手机版。有点不习惯,几乎忘了以前在电脑上看书的感觉。那时觉得有笔记本已经很幸福,在网上找到书看,已经很幸福。当然,在网上看到那么多丰富的资源,从来没想过版权、付费之类的问题,想来也惭愧。
我在网上看书,主要是看小说。有些小说,碰到了就立刻读完。有些书却像买书一样,记着名字却一直没有读完。还有一些作家,知道他们的名字,也知道他们的作品很好,却从来没打开过。
前几天突然想起了《大染坊》。电视剧播出时,只看过一两集。后来,去青岛旅游,在当地书店看到这本小说,拿起来翻了翻,非常好看。可我是个奇怪的人。当时在书店里没看完,我也没买下来。后来就再没见到这本小说,最近想买也买不到了,只好在网上找。一口气看完。然后,不知为何,脑子里又突然冒出来一个网络小说片断,连名字都不记得了。凭着记得的几个关键词搜索,才找到那本小说,原来叫《成都粉子》,作者名为“深爱金莲”。既然作者叫这么个名字,小说中或许有一些情色暗示。我只记得作者笔力老辣,打着情色的幌子写着社会现实。是个好故事,可我没有动力翻出来再看一遍。《成都粉子》流行的时候,另一部小说也很热门——《成都,今夜请将我遗忘》,作者是慕容雪村。当时我也知道这本书,一直没有看过。后来,我读过一些慕容雪村的随笔、评论,很喜欢,也很受启发,却一直没有读过他的书。除了这本,还有那本著名的《原谅我红尘颠倒》。照说都是我喜欢的题材,不过我还保持着自己奇怪的习惯,暂时不打算去读。
最近没有读小说的动力,也许是看了《金瓶梅》的缘故。《金瓶梅》的语言描写太生动有趣,相比之下,别的故事显得没这么精彩。读了《金瓶梅》,觉得写社会现实的小说,大约分两路,一路是《金瓶梅》,一路是《红楼梦》。《金瓶梅》里的人物都不可爱,西门庆贪财贪色,潘金莲歹毒刻薄,孟玉楼阴险,吴月娘老实受气,应伯爵油嘴滑舌,至于其他也大都现实得不可爱。现在流行的宫斗剧,总脱不出西门庆妻妾明争暗斗的路数。至如上面提到的深爱金莲和慕容雪村,有人评论《原谅我红尘颠倒》,书中没有一个人干净。我不由得想到了《金瓶梅》。也许晚明时期与现在很像。
另一路的《红楼梦》,书中人物有人如《金瓶梅》中人一样,像赵姨娘、刑夫人、夏金桂,但除了她们还有美好的少女,香菱、袭人、平儿、鸳鸯、宝钗、湘云、岫烟。她们虽然也有吵闹,但她们对别人都有真诚和善意、关心。《金瓶梅》中多的是黑暗、贪婪、刻薄、扭曲,而《红楼梦》多的是真诚、善良、美好。
在我看来,《大染坊》是《红楼梦》一路,它写人的真诚善良。陈六子聪明能干懂得感恩,对救助过自己的人百倍回报;对生意对手,陈六子的手段层出不穷,也从没落空,可是他一直懂得给人留余地,他的对手最后都成了朋友。他和滕井的关系最耐人寻味。两人相差十岁,一开始两个合作,滕井是他的供货商,后来成了竞争对手。随着两国关系的变化,他们的关系也变得紧张。滕井在商业上挤兑陈六子,想把他挤垮。陈六子每次都计高一筹。两人见面,六子总是叫他“滕井哥”;两人在青岛话别时,六子眼含热泪,滕井也很伤感,可是两人一出门又成对头。最后一次,六子又使滕井的阴谋失败,滕井跳进了自己挖的大坑,可是六子没有趁机落井下石,仍给“滕井哥”留了个退步余地,仍然真诚劝“滕井哥”及时收手。六子对人的真诚、宽容、感恩,就是《红楼梦》一路的温暖和光。
生活中,我们更需要的,还是温暖和光。